新闻动态

[CCTV新闻直播间] 我国实现量子密钥分发最远传输距离

近日,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及清华大学王向斌等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超过400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推动了兼顾安全和实用的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的发展。此前,量子通信因为光纤对信号的吸收,在普通光纤中最远传输距离只能达到200公里,即使在超低损耗光纤中也只能达到300公里。本次实验,科研人员实现了在超低损耗光纤中将传输距离拓展到404公里,在普通光纤中将传输距离拓展到311公里。近日,该成果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认为 “该实验是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通信最远传输记录”。

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量子光学专家MARLAN SCULLY教授访问中国科大

10月17日下午,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量子光学专家MARLAN SCULLY教授一行访问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会见了来宾一行,国际合作与交流部、物理学院、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的相关负责人及教授代表参加了座谈。潘建伟首先代表学校对MARLAN SCULLY教授的来访表示诚挚欢迎,并介绍了中国科大的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科研亮点以及国际合作等情况。MARLAN SCULLY教授对我校“千生一院士”的高人才产出比感到印象深刻。当他问到中国科大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特别之处时,潘建伟说,除了优秀的师资和优质办学资源外,中国科大有着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所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有三次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此外,潘建伟还介绍了中国科大承担的一些国际合作科研任务情况。

相里斌副院长赴兴隆量子通信地面站调研量子卫星在轨测试工作

8月30日至31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赴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实地调研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量子卫星)在轨测试进展并与参试人员座谈,现场检查指导量子卫星过境兴隆量子通信地面站在轨测试工作。量子卫星工程科学应用系统总指挥、中国科大副校长朱长飞陪同调研。

中国科大主导研制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

2016年8月16日01时40分,由中国科大 主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墨子号”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首批确定立项 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它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不仅将助力于我国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服务于国家信息安全,还将开展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空间 尺度实验检验,加深人类对量子力学自身的理解。

12345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刘延东在观看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时强调 推动量子科学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

8月16日凌晨时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北京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通过视频全程观看发射活动,并向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全体参研人员致以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她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瞄准世界量子科学发展前沿,努力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加快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应用,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贡献。

中国科大陈宇翱教授荣获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7月28日,中国科大陈宇翱教授荣获2016年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会的原子分子光物理委员会(C15)青年科学家奖(IUPAP Young Scientist Prize),在两年一度的国际原子物理大会ICAP上,评选委员会主席T·Azuma教授为陈宇翱颁发奖章,以奖励他在量子信息与量子模拟领域的杰出贡献。陈宇翱还受邀在此次会议上做了玻色费米双超流的涡旋观测(Observation of double-species vortex lattices of a mess-imbalanced Bose and Fermi super-fluid mixture)的报告,介绍了他们实验室的最新进展。

12345

中国科大陈宇翱教授荣获2016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6月1日上午,201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及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上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为获奖科学家颁奖。今年有两项项目获陈嘉庚科学奖,3位青年科技才俊获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中国科大陈宇翱教授因在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实验研究中做出的系统性工作获得今年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首次实现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名列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之首

1月19日,由两院院士评选的2015年度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在北京揭晓。中国科大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成果名列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之首。2015年2月,《自然》杂志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大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这一研究成果。这项工作打破了国际学术界从1997年以来只能传输基本粒子单一自由度的局限,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量子光学专家Wolfgang Tittel教授在同期《自然》撰文评论:“该实验实现为理解和展示量子物理的一个最深远和最令人费解的预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可以作为未来量子网络的一个强大的基本单元”。2015年底,该成果被英国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新闻网站《物理世界》(Physics World)评为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之榜首(“Breakthrough of the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