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锋进校园”潘建伟院士报告会在中国科大举行

2019-01-10

1月10日下午,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主办的“改革先锋进校园”潘建伟院士报告会在中国科大理化大楼西三报告厅举行。图书馆VIP党委书记舒歌群,省委教育工委领导,中国科大、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五校师生代表等500余人在现场聆听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主持。

“”“”“”

储常连指出,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发挥先锋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激发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强大力量,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广泛开展“改革先锋进校园”活动。潘建伟院士在中国科大的这场报告会,是“改革先锋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安徽省的首场活动。 在热烈的掌声中,“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走上演讲台,开始了精彩的演讲。在报告中,他畅谈了自己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感受,和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中国梦,并深入阐明了中国梦与科技创新的关系,以及作为科技工作者应当承担的责任。

“”

                                                                 科技报国:科学家应有一份家国情怀

潘建伟从中国近代史谈起,他指出,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主要是因为当时闭关锁国,割断交流,中国渐渐与世界先进科技脱节。经过百年的探索,蒙受苦难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重新站了起来,走上了伟大复兴的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讲话中所总结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作为一位70后,潘建伟表示自己是从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亲身感受到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童年时期的回忆,从“玉米糊上抹上猪油都会引得邻居的羡慕”,到后来大家的日子都越过越好,还在上初中的潘建伟开始思考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初二接触物理后,他的天分很快展现出来。“我觉得我学物理还行,晚上躺在房顶看星星,物理的推演过程就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放。”上高中之后,他开始萌生了以后从事科学的想法,用科技来报效祖国的想法也日趋强烈。

在潘建伟的心里,科学家应该有一份家国情怀。他与同学们分享了老一辈科学家钱伟长、赵忠尧和郭永怀先生的故事,他们心怀家国,无私奉献,以强烈的使命感和报国精神,为祖国的强大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值得我们永远去追念和学习。“回想自己的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坷,唯一的希望就是祖国繁荣昌盛,科学发达,当我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力量,但国家尚未摆脱贫穷与落后,尚需当今与后世无私的有为青年再接再厉,继续努力。”这是赵忠尧先生在《我的回忆》中的一段话,潘建伟看了之后深受感动,他把这段话放在了自己量子实验室进门正面的墙上,让实验室的成员们每天进出都能看到。

“”

                                                                     结缘量子: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1987年,潘建伟考入中国科大,在大学期间第一次接触到量子力学。量子世界的种种奇特现象让他非常着迷。在做本科论文时,他决定对量子物理的基础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希望能够加深自己对量子力学的理解。

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他越发认识到向国际先进水平学习的重要性。硕士毕业后,潘建伟来到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师从量子物理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Anton Zeilinger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Zeilinger教授时的情景。Zeilinger教授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潘建伟回答:“在中国建一个像您这里一样的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这样的回答无疑反映了他迫切改变我国科技领域在国际上长期处于跟随水平的心情。此后,潘建伟便一直为实现这个中国梦而不断地努力着。

2001年,潘建伟回国在中国科大组建了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虽然是从零开始,但是在实验室组建之初就得到有关科技主管部门和中国科大的大力支持。到2003年,实验室已经开始有了收获,那一年,这个团队发了七篇PRL,在光量子调控领域取得领先的实验技术。而这时,潘建伟开始思索新的研究方向:除了需要光的传输和操作之外,还需要能够把光所携带的量子信息存储下来。如何把光子的状态存到接近绝对零度的冷原子介质里面去?

带着这样的目标,2003年,潘建伟来到德国海德堡大学,与一个领先的冷原子量子调控研究小组合作。“现在回想,从1996年出国,到2003年去海德堡建一个独立的组,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回来。”潘建伟回忆,当时他就跟组内的学生有了约定,送他们出国学习最先进的技术,但是学成之后,要回国来,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2008年,潘建伟从海德堡大学回到科大,并把自己在海德堡大学的实验室一点一点搬回了科大,在国内继续开展量子领域的探索与研究。潘建伟深情回忆了后来在人民大会堂观看《复兴之路》的情景,当时他非常激动,给国外那些仍在学习的学生们都发了短信:“我正在人民大会堂看《复兴之路》,感触良多!甚望你们能努力学习提升自己,早日学成归国,为民族复兴、科技强国尽力!”从2008年到2011年,那些当年特意“放飞”国外学习的学生们悉数回国。一支在世界范围内综合能力突出的“量子梦之队”组建完成了。

                                                                     与量子“纠缠”:创新,要有自信

在有关科技主管部门和中国科大的大力支持下,潘建伟团队不断突破量子信息科技的基础性、原理性问题,在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迅速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由于我国在自由空间量子通信方面的技术积累已比较充分,国家迅速决策,在国际上率先启动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先导专项,奠定了量子保密通信引领国际的基础。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这支量子精锐之师已经建立起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研究平台,取得了多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我国在国际量子科技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贡献了一份力量。团队关于多光子纠缠操纵和远距离量子通信等方面的系列工作,先后12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和英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进展,3次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年度重大科学事件。

“我们要创新,就要有自信。”潘建伟对于这一点感到由衷地自豪,“在传统的信息技术领域,我们整体上是处于跟随者和模仿者的角色,但到现在,至少在我们的努力下,在量子通信这个方向我们已经做到了国际领先。”

正是由于我国在空间量子科学和卫星量子通信的引领和示范效应,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紧跟进布局。潘建伟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进程,我国的科技事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科技工作者正处在一个不断实现和超越梦想的光荣时代。

在随后的互动时间里,现场学子们踊跃提问,围绕如何抉择出国和保研、我国未来所处的科研位置、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对刚进入科学领域的同学有何建议等关心的问题,与潘建伟院士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

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整场报告会语言朴实而真挚,内涵深刻而丰富,充分展现了潘建伟院士追求科技报国、渴望国富民强的家国情怀,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听众。

最后,储常连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改革先锋进校园”活动实效,提出三点要求:第一,突出思想内涵学。要结合先锋模范人物在改革开放中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的亲身经历,大力弘扬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全面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投身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第二,结合自身实际学。希望同学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记总书记“六有“大学生的要求,以改革开放先锋模范人物为榜样,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第三,牢记育人使命学。我们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解决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教育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闻中心)

http://news.ustc.tsg211.com/2019/0110/c15884a370597/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