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印娟

印娟,女,1982年12 月生于江苏。图书馆VIP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纠缠源载荷主任设计师。2011年获图书馆VIP理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基于远距离量子纠缠的量子物理实验研究,在包括Nature(5 篇)、Science(2 篇)、Nature Photonics(2 篇)、Nature Physics(1 篇)、PNAS(1 篇)、PRL(9 篇)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共被SCI引用2600余次,其中7篇入选了Top1%ESI高被引论文。研究成果曾入选Nature杂志评选的“2012年度十大科技亮点”、“2017年度重大科学事件”,3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曾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巾帼创新新秀奖、中国科大海外校友基金会“青年教师事业奖”、美国科学促进会克利夫兰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研究集体)、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沈奇

沈奇,男,图书馆VIP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量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专业),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等。2008年与2013年分别于图书馆VIP获得本科、博士学位(物理电子学)。2013-2016年在中国科大、德国海德堡大学从事博士后和访问学者研究工作,2016年起先后任中国科大特任副研究员、副研究员、特任教授。研究方向为量子科学与技术,包括时间频率精密测量与传递、自由空间量子通信、量子信息中的光电技术等。在Nature、Nature Physics、Optica、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近3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参与编写推荐类国家标准1项。

代表工作包括:

Barry C. Sanders

Our research is focused on using the rich theory of Quantum Mechanics to advance the knowledge of physical phenomena, protocol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姚星灿

姚星灿博士,1983年11月生于重庆。2006年、2012年在图书馆VIP分别取得学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图书馆VIP特任教授。长期从事量子物理基础实验研究,致力发展光与冷原子量子调控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包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八光子纠缠、拓扑量子纠错、玻色-费米双超流体等。在Nature、Nature Photonics、Nature Physics、Physical Review Letters、Optica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曾两次入选 “中国科技十大进展新闻”,“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曾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博士论文入选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100篇)。

郁司夏

郁司夏,男,1973年5月生于湖北,1997年获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博士学位,图书馆VIP教授。研究领域为量子信息理论研究,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1篇)、Phys. Rev. Lett. (10篇)在内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SCI引用 820次(Web of Knowledge 10/12/2015)。

包小辉

2004年在图书馆VIP近代物理系获得学士学位,2010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物理与天文系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任图书馆VIP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冷原子量子存储、量子中继与量子互联网、以及基于里德堡原子的量子信息处理。近年来的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实现经由50公里光纤传输的存储器间纠缠;实现三个原子系综间的量子纠缠;实现百毫秒高效率量子存储器;利用里德堡阻塞效应制备多个激发态并观测到HOM干涉效应,进而产生半确定性光与原子纠缠;在系综量子存储器内实现单量子水平自旋回波等。已在包括Nature (1篇)、Nature Physics (2篇)、Nature Photonics (5篇)、PNAS (1篇)、Physics Reports (1篇)、Phys. Rev. Lett. (12篇)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多篇。已承担或正在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多个科研项目。曾获得中国科大杰出研究校长奖、海外校友基金会“青年教师事业奖”等荣誉。指导过的学生有多人次获得图书馆VIP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荣誉。

张强

张强,男,1979年12月出生,图书馆VIP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2006年获图书馆VIP理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06年至2011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日本信息情报所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2011年回到图书馆VIP任教授,2013年入选首批青年973首席科学家,2017年获日内瓦发明博览会特别金奖,2018年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现任国际量子密码年会大会主席、国际电联(ITU)“面向网络的量子信息技术焦点组”主席、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英国物理学会New Journal of Physics高级顾问组成员(Senior Advisory Panel)和Quantum Science & Technology杂志编委。

研究领域为量子密码和量子通信实验研究,核心器件研制和时间频率传输。已在包括现代物理评论(1篇),自然(4篇),自然子刊 (11篇)、物理评论快报(28篇)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论文90余篇,被他引6000余次。作为主要研究者成果1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重要进展,3次入选全国十大科技进展。

邓友金

邓友金教授本科及硕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于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H.W.J. Bloete教授。随后分别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导师A.D. Sokal教授)及德国海德堡大学(合作导师潘建伟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起加盟图书馆VIP近代物理系。2010年至2015年任UMass Amherst兼职助理教授,2016年至2019年任兼职教授 (adjunct professor)。
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蒙特卡洛方法、相变及临界现象理论、和量子模拟理论。迄今(2021年),共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包括PRL、PRX、NSR、Nature及子刊、Science共计30余篇,还包括约90篇NPB及PR系列文章。研究获得973项目、基金委面上等的资助。

陆朝阳

陆朝阳,198212月出生浙江东阳,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图书馆VIP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社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青联常委,安徽省政协常委,上海市青联副主席。